close

    CAM00271  

    前天看到這篇「什麼樣的文化讓台灣年輕人長不大」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2751/  ,看完後覺得這作者自卑又靠杯。整篇文章舉了很多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沒有一樣能說服我。只讓我覺得作者邏輯混亂,而且拼命把自己的主觀情緒包裝成學術觀察。

    首先,作者說「你已經六十歲還去一家迪斯可舞廳,像個年輕人一樣隨著電音跳舞,看到的人應該會覺得很奇怪,除非你是Mick Jagger……」這例子就很狗屁。為什麼60歲的人去跳迪斯可就是奇怪的?難道迪斯可只能讓30以下的年輕人喜歡?作者其實是暗示「迪斯可是沒深度的,只配的上不懂事的青少年」,這是歧視。老年人不但可以跳的開心,更有可能把自己的其他專長(搖滾樂、華爾滋、爵士鋼琴)融入迪斯可中,發展出新的迪斯可……領域就是這樣進步的,而每個領域都在進步時,社會才會進步。講什麼「不合社會控制」,這觀念接近獨裁。我相信這種「社會控制」主導下的社會,大概跟以前的戒嚴時代或現在的北韓差不多。

    第二,作者用「黃色小鴨造成數十萬人跑去觀賞」的例子來證明「台灣人的幼稚化」,這是完完全全的扣帽子。黃色小鴨熱潮很大一部分是媒體炒起來的,其實有更多的台灣人對黃色小鴨毫無興趣,像是我身邊的朋友同事。看漫畫泡妹迷攝影瘋寫歌~~他們有各自的興趣。只是相較那數十萬人潮,這些對小鴨沒興趣的人聲音沒那麼強,但不代表沒有,也不代表就是少數。而且台灣的腦殘媒體就只會報腥羶色,有深度的專題他們懶的寫也沒能力寫。不少台灣人根本不看台灣新聞台,她們直接上BBC、CNN、NHK或買外國報紙來看。如果作者只從台灣的新聞來看台灣人,那一定被誤導,而且也證明作者功課沒做好。

    況且我不能認同把看小鴨的數十萬人看成「幼稚」。看小鴨不過是放鬆,小鴨只是觀賞景點。全家人可趁機出遊,孤男寡女可藉此約會,看個小鴨配個零食紓解壓力勝過在家看公文。平常悶在公司夠不爽了,摟著女友看溫馨小鴨算什麼幼稚?而且我相信很多人看了一次小鴨就不會想看第二次了~~。所以,「看小鴨」跟「幼稚」有什麼關聯?

    至於把女孩手牽手、拍照時比YA這些行為硬要冠上「幼稚」的大帽子,那只能說這是作者的主觀看法,並不是客觀的學術研究。反問作者:一個喜歡逛街手牽手而且上班盡責的女生,和另一個行為符合你所謂的「社會控制」卻同時侵占公款的女生,哪個比較幼稚比較賤?

    作者可能想表達「每個年齡層應該有那個年齡該有的基本行為規範」,問題是作者所舉的都只是審美觀念和個人興趣的例子,然後硬把不符合作者自己喜好的行為一律打成「幼稚」。這種思維證明了作者很幼稚。

    要講幼稚,我會舉很多例子:台灣老闆大搞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工讀薪水制;臺灣人把政治人物當信仰對象不問其誠信;台灣人一廂情願認為政治經濟不相關;臺灣人一窩蜂考公職妄想輕鬆一輩子和那幾百萬退休金;臺灣人敵我不分以為中國大陸是淘金寶地……要講私人行為,我會舉:一個人老是晚睡結果上班老是遲到(靠腰!打到我了Orz);一個人學一大堆卻樣樣不精;一個人渴望愛情卻又不能控制自己時常和女性友人上床(我朋友);女生崇拜高富帥富二代,讓李宗瑞可以淫女60;家長想要孩子成績好結果送孩子去日月明宮被教主打死……這些是我看到的「幼稚」,這類型的「幼稚」是大條到導致滅國的。而這些「幼稚」也才跟台灣的文化與教育息息相關。

    至於作者對台灣文化和教育層面的批評還算中肯,但用詞不清不楚,尤其是倒數第二段,一副高姿態批評東批評西,卻沒有舉出讓我信服的例子。整篇文章都充斥這種醬糊。

    台灣人的確有幼稚,思考能力低落同時又快速萎縮中的毛病。我看到的問題點是:台灣的文化環境往往只准一個人成熟,卻不准一個人成長。

    人要經過成長,才能成熟。而成長過程是一種摸索,一種在錯誤中學習的旅程。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一樣,也造就了不同的「成熟姿態」(也有人成長失敗,沒達到成熟狀態)。這整個過程的核心就是「獨立思考」。很多獨立思考的人聚合成一個獨立思考旺盛的社會,那個社會絕對是個多元領域蓬勃發展,多元價值觀互相競爭又並存的社會。

    國民黨38年的戒嚴獨裁統治和60年來的洗腦教育,讓儒家思想深深嵌入台灣文化中,儒家思想畢竟是古老思想,它並沒有現代人的多元發展觀點,其中心目的是幫助權力者統治(頂多要求權力者要有良心,要修德),所以「讓民眾自己思考」不在他的選項中,甚至它是恐懼的。儒家的理想世界是由英明的上位者帶領聽話的民眾共同打造的,所以它有個大前提:不能質疑權威。上位者的威權不能動搖。所以權力者絕不允許民眾去「成長」,於是權力者和儒家思想找到一個妙方:抽掉「成長」這一段,直接從「幼稚」跳到「成熟」。簡而言之,就是不讓你摸索。沒有摸索,就沒機會思考;沒有思考,就沒機會獨立。

    於是儒家思想和權力者就打造出一份「成熟人的思想、行為大全」,明定哪些行為成熟,哪些行為幼稚,更重要的是「不准質疑」。那標準是什麼呢?簡單來說:聽權力者話的就是成熟人(乖乖好狗狗),不聽權力者指揮的就是幼稚人(壞狗狗)。人民只要複製我制定的行為與思想就是「成熟」,不符合者就是幼稚。而權力者的「成熟思想行為大全」只有一個版本。

    權力者為了培養聽話的小孩,就從學校教育下手,從國小國中就開始規訓。要讀的科目和書籍多到讓妳國高中近視六百度是小CASE。考試著重背誦,強調正確答案。試題多而考試時間少,就是要你把課本都背下來,背到解題變成反射動作。請問:當你用反射動作來回答問題,你還有多少思考能力?

    台灣大部分小孩的童年就是唸書唸書唸書,求取好成績,考上第一志願高中明星大學~~以後去大企業上班,或是唸個律師或醫生,以後自己開業,多棒的頭銜,多好的收入,多高的地位,多亮麗的未來,這就是權力者制定的「成熟、成功」……但小孩沒辦法去思考這樣的生活適不適合自己。至於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自己是什麼……在台灣的學校是找不到人討論的。

    功課壓力沉重,剝奪台灣學生的摸索機會,也讓她們必須到了大學,甚至大學畢業後,才有那麼一點點機會和時間去探索自己。但畢業後面臨就業(男生還有兵要當)又搶走了所剩無幾的摸索時間。之後可能到了適婚年齡,在家長的壓力下結婚生子了,就更沒有摸索機會了。而很殘酷的事,沒有摸索就沒有成長。沒有成長就沒有真正的成熟。而這正是權力者的目的:抽掉「成長」,接著直接制定一套「成熟大全」讓民眾遵守,就是不讓妳有思考機會,也讓權力者分辨誰是順民誰是刁民。

    在這種環境下很難成長也很難成熟。很多四五十歲的人並沒有成熟,他只是壓抑自己去符合那套「成熟大全」,以為自己這樣就是成熟。而很多基本的物欲和渴望,他沒有得到滿足。於是權力者的「成熟大全」又造成一個很糟糕的現象:人民不願意成長,也不想成熟。因為在他們的感覺裡,成熟連結著痛苦,成熟代表著壓抑身體需求,要在意外界的眼光,一堆禮要守……好累ㄚ。傻瓜才要成熟,白痴才要成長。

    他們無法分辨權力者的那套「成熟大全」並不等於真正的成熟。他們還不知道,真正的成長、成熟是會為自己帶來好處的;真正的成長、成熟是不需要一直壓抑自己需求的;真正的成長成熟是因人而異的,是多種樣貌的。

    總有一天,他們會知道,會分辨,但那又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了。

    但這條路還是要走,想過好日子就不可能原地踏步。


    補充: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考公職」其實就等於古代的科舉考試,共同點是率取率低死人以及考上了就給政府養。不但有優渥的薪水,而且只要聽話把事情做好做幾十年生活就沒問題了~~比民營員工每天找客戶追案子還很難加薪……狀況輕鬆太多了……所以無數的四五年級父母就逼孩子去考公職,它們的意識形態是「給政府養」(日本也有)。所以說現在的台灣還是被古代的意識形態所綁架。

    另外,權力者的思維邏輯也可以從職業等級看出:士農工商,商人最後面。為什麼把讀書人放在第一,商人擺最下位?我引用一位Derrick Hsu網友的分析:
當你賺取生存要素的管道只剩下一個,自然要對管道的控制者百依百順,這也就是為何天朝很早就發展出「政府經營控制」的產業型態、並且鼓動反商的意識形態,因為「交易」這件事情會讓人民可以各取所需,不再須要「統治者」。

    沒錯,讀書人的發展就是做官,做了官拿了朝廷的錢,就是要聽朝廷聽政府的,而商人自己透過交易賺錢,根本不需要政府;工人有技術可以自己接案過活;農民自己種田溫飽;這三種人對朝廷政府的依賴性最小。但三種人裡面又以商人的威脅性最強,因為商人有機會透過交易大賺錢,錢多就好辦事,可以推廣文藝或購置田產或招兵買馬,或是收買政府要員,或是自己買個官來做……你想權力者晚上睡的著嗎?

    難怪權力者一開始就要商人階級永世不得翻身,中世紀的歐洲國王太單純,沒有像古代中國那樣直接禁止商人做官還不准商人穿好布料的衣服(漢朝時期),他們放任商人階級發展,造成了14世紀的文藝復興,之後商人帶領中產階級和王室討價還價,得到不少權利,也讓王室對他們又愛又恨。

 

                                                      MARIO   2014.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由時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