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愚行錄的書封面  

小說劇情:

 

    田向家是人人稱羨的模範家庭,夫妻都高學歷;老公從事多金地位高的工作,子女乖巧聽話,夫婦感情深厚,家庭氣氛融洽……但這個看似完美的家庭卻在某天夜裡遭到滅門。歹徒從浴室入侵,一家四口全被殺光。

 

    報導作家「田中」為了寫書而一個個拜訪事件的相關人士,慢慢拼湊出模範家庭表面上美麗的浪花下,不為人知的暗流與礁石……

 

    與此同時,警視廳接獲一樁疑似虐童導致孩童死亡的案件,而小說中則出現某位女性的自白。母親為什麼要虐童呢?那位女性又是誰呢?虐童事件跟滅門血案還有那位未知女性,到底有甚麼關連……

 

1.

 

    「愚行錄」是日本推理作家貫井德郎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並於今年改編成電影,由名演員妻木夫聰、滿島光等人主演。

 

    貫井德郎是我在2006年就接觸到,而且喜歡上的一個推理作家,那時看完他第一本作品是他的出道作「慟哭」。前幾天閱讀「愚行錄」時就感受到熟悉的貫井式行文風格和劇情編排。以我讀過的幾本貫井作品來看,貫井的作品少有甚麼「意外性」,像是出人意料的兇手、想不到的動機、詭譎的殺人計謀之類。所以喜歡解謎類的推理讀者可能會感到失望,覺得貫井的作品淡的跟水一樣。

 

    不過我覺得,貫井小說的特色在於他用平實的文筆去寫出一部分社會百態和人的言行內心,讓人們認知到一些議題和問題。像這本「愚行錄」就是描寫日本人在競爭和比較心態下所產生的各種個人行為和集體行為。甚至在電影某位角色講出一句話:「日本不是M型社會,是階級社會。」坦率地質疑日本人「有禮客氣為人著想」的言行並非出自真心,而是一種虛偽。

 

    我喜歡貫井這樣的寫作風格,在讀他的作品時我不會帶著對推理小說的要求去讀,而是期待著「他這次又會反應甚麼問題東東」來讀他的每一本書。

 

    不過,我前面所說「貫井的小說少有甚麼意外性」這句話,可能不太適用。因為「愚行錄」的結局滿意外也滿恐怖。

 

2.

 

    「愚行錄」架構簡單,全書六個章節,一個章節都分成兩部分:報導作家訪問滅門血案死者的親友,和某位女性對某位親人的口白。作者省略報導作家跟其他角色互動時的應答,只寫出其他角色跟報導作家對談時所說的話。這種寫法會放大那些角色的情緒和價值觀,尤其明顯呈現出是他們偏執、放不開的一些想法。

 

    「愚行錄」詳細描寫出日本社會中各式各樣的「潛規則」,還有人們面對潛規則的百態。潛規則這種東西遍佈各處,任何人都逃不掉。不少人選擇遵守,像是想擠入名校「內部生」的外部生;然後有人遵守潛規則後還是輸的淒慘,甚至被別人趁機利用,用完就丟,像是裡面被當成「方便女人」的那個角色;有人發現遵守這些潛規則弊大於利,於是抽離出來當旁觀者,像是曾當過夏原同學的宮村,但宮村後來又被踢爆是「愛吃裝客氣」。

 

    職場的潛規則從大學畢業前夕就伸出黑手了。田向腳踏多條船,除了男人的好色外,最主要是當成進入大公司的跳板(他選定的對象都是大公司老闆的女兒),之後的老婆也是上司的外甥女,還踢掉原本的女友。性與愛變成升遷工具,甚至不小心和同事上床後,為了前途還拜託朋友設計一場「仙人跳」搞掉對方。情場上的潛規則,田向夫婦都是高手。他們都擅長玩弄感情,以及操控別人當工具人。不過要細分的話,夏原老婆比田向老公技高一籌,田向踢過鐵板,而夏原是從來沒失敗。

 

愚行錄書背封面2  

 

3.

 

    大部分人對「潛規則」都是厭惡卻又無可奈何。潛規則代表「說一套,做一套」,體現出人性不誠實、耍手段的一面。意味著「表面上的規則都是騙老實人用的」,似乎是踐踏信任,鼓勵欺騙。潛規則越盛行之處,會耗費更多有形無形的成本。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潛規則,畢竟潛規則講求效率,表規則注重公平競爭,在資源爭奪上,多數人選擇前者,不管他們喜不喜歡。

 

    資源永遠是僧多粥少,想搶到更多資源,只能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去超前別人好幾步。對搶到大片資源的人來說,下一步就是怎麼長久保住手中的資源,再下一步就是怎麼掌控資源的源頭,壟斷它。就算自己死了,兒女孫子輩也可以繼續享用這些資源,永遠吃不完。人越多,資源爭奪越兇,潛規則就會有增無減,越來越嚴苛。

 

    當資源還沒被特定群體壟斷,人們還有機會透過努力去決定所得資源的多寡時,那個地區的整體氣氛是樂觀的,精神是進取的。當一個地區的資源可以不固定流動時,就能產生「階級流動」,窮人不會永遠是窮人,窮人的小孩也不會註定就是窮人,有錢人也不代表一輩子有錢,好野人的小孩一不小心可能也會敗光家裡的資產。可是當資源管道逐漸遭到特定群體控制時,非特定群體的人們就越無法靠努力去得到了。他們往往得和特定群體建立人脈關係,通過運作關係來取得接近資源管道的機會,而且往往是人家吃剩下的才丟給你。這樣的地區、國家、社會就進入了「階級停滯」,在裡面的人們通常想法悲觀,態度消極,整體氣氛是灰暗、憤世的。因為人們發現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到最後人們會不相信努力可以改變甚麼。

 

    為了得到資源,如名利、權力、性、愛情、伴侶等等,人們不惜屈服於潛規則,甘願做出陷害別人或是出賣自己的愚行,也是這本「愚行錄」的主題。做出愚行的人們傷人傷己,覺得痛苦卻又無法停止,不贏不止,不死不休。在旁人眼中,他們是一群愚行者,捲在自己和他人的愚行中輪迴來輪迴去。

 

 

愚行錄滿島光劇照  

 

 4.

    (以下全爆雷,讀者請自行斟酌月毒。)

 

 

 

 

         愚行錄的謎底是:妻木夫聰飾演的報導作家根本不是為了寫作而採訪,他老早就知道滅門血案的兇手是妹妹,也就是那位對著某位親人口白的女性。而他採訪相關人們的目的是要探查這些人當中是否有人知道兇手是妹妹,或是知道太多敏感的訊息和線索。一旦出現類似人等……

 

    就殺人滅口。保護妹妹。

 

    所以這位表面上是報導作家的主角,實際上是殺手。他的採訪從一開始就沒有客觀中立,他根本不在意甚麼客觀中立。他很少對相關人做出批判或是發表看法(只有在第六章的受訪人有稍微提一些,結果讓受訪人不開心)。因為他不需要,他心中已經有了定見,有了行動計畫。一旦符合條件,殺。

 

    這結局讓我想到:你以為旁觀那些愚行者的傢伙,就比那些愚行者客觀中立嗎?你以為那些旁觀者都不會做出他們在別人身上看到的愚行嗎?你認為自己比那些你眼中的愚行者冷靜中立?你敢說你都不會做出你在他人身上看到的那些令你噁心、唾棄的言行舉止嗎?

 

   不一定喔。

 

    和妹妹亂倫生子,為了妹妹殺人……這位報導作家,看似冷靜中立不帶感情的旁觀者,原來也只是另一個愚行者。就跟大多數覺得自己比別人客觀中立,比別人冷靜理性知識淵博能力高超的酸民、文青、社運青年、進步青年一樣,也跟大部分覺得自己善良別人壞壞的老百姓一樣。

 

愚行錄妻木劇照  

 

5.

 

    看完小說後,稍微瀏覽一下網路上對這本書或是改拍電影的心得,有幾篇心得寫的精彩,但是標題讓我皺眉,像是「生而為人的愚蠢」、「人可以多蠢都不知道」、「生而為人,我們便互相傷害」之類。

 

    其實這三篇的內文都寫的不錯。不過所下的標題讓我想到從以前到現在,在校園中和職場上,遇到好幾個如同標題那樣想法的「酸民」。這些酸民對人性的一貫態度是批判,悲觀,帶有一種玩世不恭又自以為看透一切,自以為瀟灑來去的假掰味道,我對持有這種態度和想法的人們一直保持距離。

 

    理由一樣:這些酸民覺得人類沒救,人類骯髒汙穢,那他們有沒有把自己算進他們所認定的「骯髒汙穢的人類」的其中一分子?

 

    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不會把自己算進去,覺得自己是人類世界中少數的單純沒心機,不受汙染的清流;一種則是會把自己算進去,然後就靠邀甚麼「活著就是痛苦的輪迴ㄚ,像薛西佛斯推石頭上山後石頭又會自己滾下來,永遠都在做白工ㄚㄚㄚ,這就是人類的本質ㄚㄚㄚㄚㄚ~~~~~」,然後就懶得去做改變了。

 

    酸民對人類相當不屑。他們認為人類如果無法根除愚行就沒有存在的價值。這種極端想法,其實是一個誤區。

 

    所謂愚行,其實意味人的軟弱。人其實並不堅強,無論身體或精神,一生都是勞心勞力,而且時常得抵抗各種有毒的誘惑。幾十年人生,沒有人可以永遠理智堅強,每個人都有過軟弱的時刻,然後就犯錯甚至犯罪了。有誰一生沒犯過錯,不管無心還是有心?重點是當犯錯過後,自己決定採取什麼態度和行動?改過?掩蓋?慢慢修正?還是裝作忘了?

 

    在電影中的結尾,報導作家在公車上讓位給一個孕婦。這樣的結局在網路上有兩種解讀:一種是報導作家他還是有善的一面;另一種則認為他這麼作只是一種投射作用,因為孕婦讓她想到屬於他和妹妹,卻早夭的孩子,報導作家只想要自我救贖。我認為都有。他的確想要自我救贖,但這種自我救贖其實也包含部分的善心,才能做出這種讓位給孕婦的舉動。他也的確有投射作用,但不少人的善心不也是起源於這種投射作用嗎?應該說,這種投射作用本身就是善心的一種。因為不具備善心的人,連這種投射作用和自我救贖的行為和意識都不會出現。

    

     Mario 寫於2017.7.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由時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